阴极保护极化电位是指在实施阴极保护措施时,通过外加电源与被保护金属构成电池,测量金属表面的电位。
测量阴极保护极化电位可以判断阴极保护是否有效、金属是否得到全面保护。阴极保护极化电位测量步骤如下:
1. 准备阴极保护电源:通过外接阴极保护电源控制阴极保护电流,确保被保护金属表面均匀受到电流保护,电源一般按照具体情况选择稳定直流电源或反复电磁保护电源。
2. 准备金属电极:选择具有代表性、表面光洁、无划痕、无污染、无腐蚀等情况的金属电极,用研磨纸处理其表面,以消除氧化皮和腐蚀物,并冲洗干净。
3. 钉上电极:用螺钉固定好金属电极,然后将电极与被保护金属用导线连接。
4. 选择检测装置: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阻抗测试装置、电位测试仪或多路检测仪等。
5. 测定电位:打开电源开关,开始测量电位。测定时需注意电极和导线接触良好,阴极保护电流按预定值进行,记录电位波动、电位比较等情况,并根据测定结果适时调整电流、电位等参数,确保保护效果达标。综上,测量阴极保护极化电位需要采用阴极保护电源、金属电极、检测装置等设备,通过测量记录电位波动、电位比较等情况,调整电流、电位等参数,确保阴极保护能够得到有效实施。
阴极保护极化电位可以通过使用银/银氯电极、锌/银电极或自制的钴/钴氧化物电极等进行测量。其中,银/银氯电极比较常用。测量时,首先需在阴极保护区域和参比电极处安装电极,然后有条件的话可对电极进行标定,最后使用电位计来测量极化电位,确认保护效果。在测量时需注意电极的安装位置和保持电极稳定,避免误差出现。
地表参比法、近参比法、极化探头法、原位参比法、土壤电压梯度技术、脉冲技术法、交流电技术。